2012年12月17日9時11分21秒,監督巡查員上報:勞動南路226號(正東)存在積存垃圾渣土。蓮湖區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立即對監督員上傳圖片進行審核立案。10時23分53秒,監督員再次到現場檢查并上傳處理后圖片。從“立案”到“結案”,整個過程用時1小時10分鐘。 這是蓮湖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的一幕。作為西安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試點區,蓮湖區以社區為單位,將全區劃分為134個網格單元,以城管監督員巡查和無線視頻監控車檢查為依托,按照發現受理、指揮派遣、任務處理、反饋核實“四位一體”的運行機制對城市的部件和事件進行全方位、精細化監督和管理。
“從市容環境、宣傳廣告、施工管理、突發事件、街面秩序等幾個方面,包括亂倒垃圾、無照經營游商、私搭亂建等等,可以實現全方位、全時段監控?!惫ぷ魅藛T向記者介紹。
十八大報告中指出,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,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。蓮湖區從2008年初開始,積極探索數字化城市管理道路。2012年10月,總投入1700余萬元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正式建成,數字化城市管理全面實施。指揮中心聯合執法、市容、創衛、建設、規劃、公安、工商、街道辦等政府管理部門,通過3G網絡統一指揮調度,并運用GPS定位技術,由城市管理監督員對所分管的網格單元實施全時段監控,對管理空間實現分層、分級、全區域管理。
“每名城管監督員都手持‘城管通’一臺,發現問題實時上傳照片,對三類道路和背街小巷等易出現管理盲點的區域都可以實現管控?!敝笓]中心綜合管理科科長李強東告訴記者,平臺的建立,減少了管理層級和程序,大大縮短了問題發現和處置時間,每月問題處理量從50余件增加到1000余件。